1945年2月25日,晨。
周丕振、邱清华等游击队员们离开河淇村,与月亮一起穿过夜色,渐渐地靠近虹桥镇。为绕过国民党自卫大队的防线,本来走路仅四华里,却走了三十里。为了抓住时机,促使“警四中队”成功起义,他们接连三个晚上都没睡觉,但想到即将胜利的时刻,就来了劲,脚底像抹了油似的,朝虹桥而去。
邱清华说,老周啊!1938年,你担任过“乐清战时青年服务团虹桥办事处主任”吧?
是啊,其实1937年下半年,我就是虹桥分团负责人之一了。周丕振回答说。
那你对虹桥非常一定很了解,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当作边学习边休息,调节一下大家的情绪?
周丕振说,好吧,我了解了一些,但不具体。虹桥镇在乐清县算是中部地区了,南临瓯江,背靠雁荡山脉。虹桥镇辖15个保,166甲,共有1796户,7236人。水从连绵千里、群山峻岭的雁荡山脉流出的水,经虹桥河,然后缓缓向瓯江流去。有条石拱桥很古老了,拱桥倒影在晨曦的水中宛如彩虹,人们就虹桥当作地名。最早虹桥是以市的形象出现的,叫新市。由于虹桥河网密集,又是纵直的小盆地。陆路有公路、有永乐古道,海路有乐清湾等,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巨大的交易市场。虹桥素以商业繁荣著称,为浙南最大的商品集散镇之一。镇上有发电、碾米、卷烟、印刷、制革、纺织等行业。后来,温州开辟对外通商口岸,虹桥市场出现洋货,本地禽蛋成为出口商品。河两岸就是主要街道,—店铺林立,熙熙攘攘。现在形成了米市、猪行、山货和鱼市。虹桥猪还是浙江省的优良猪种之一,当年还曾出口英国,现在依然销往福建等附近省内外沿海地区。虹桥在清康熙年间已有九家孵坊,500多只孵缸,常年可孵雏禽500万元只左右。所孵小鸡经销虹桥区全县各地外,还远销台州、宁波、上海、江苏等地,小鸭运销东北各省。虹桥市日非常有名,据说清康熙年间就有“三、八”市日一直延续到今天。
看来你了解得不少啊!那什么叫虹桥“市日”?邱清华问。
周丕振说,叶龄银同志1940年1月曾任城关虹桥区委书记,还在这里工作了两年,他比较了解。
叶龄银说,三八市就是:一年有72个市日,最热闹的是农历十二的23、28两个市日。赶集市的人除了虹桥镇一些老镇之外,还有温州、洞头、下山、玉环、台州,甚至广州、上海等地,都有人来赶集,当然,永嘉、淡溪、四都,老虹桥这一带赶市的人最多。市日就是“人多”“货物多”“船多”。平时这里的船就开得很快,一到“三八市日”那天,就是船挤船、船堵船,甚至到对岸都不用过桥了,直接一艘艘踏过就可以了。为什么集市会这么热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乡下有些东西买不到,必须要赶着“三八市日”过来买东西。有些东西只有市日有的卖,平时是没有的,特别是一些腥气的东西(海产品)、猪肉、牛肉。现在上市人数平均约在一万多人,上市农副产品和重工业品有200多种。日本鬼子曾多次到过虹桥掠夺吧?
虹桥在乐清是最富的,日本人就把贪婪的眼睛盯着这里。已经5次掠夺虹桥。去年11月16日晨,鬼子从县西分三路入侵县城,当夜直窜虹桥,造成居民三十多人死伤,烧毁民房20间,掠去物资120船。今年正月初二,掠夺泽基之鬼子窜入虹桥,焚毁民房164间,杀死居民2人,掠去物资70船。其实虹桥的经营户也不是天天都能赚钱的,我们只看到虹桥人赚钱,看不到他们辛苦甚至亏本的时候。市日的早上,那些坐河轮的,也有妇女坐,都坐在船头,把海鲜放在竹篓、箩里或者是袋子里做好准备,一到埠头,就赶紧挑担拼命走。担贩都是些穷人,无固定经营地点,靠肩挑水提。将货物担到集市或农村叫卖,微利经营,以度生计。还有那些孵禽的,由于用传统土法孵禽,出雏率低、死亡率高,养猪、家禽也是不保证的,经常流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许多手工和农民因亏损、倒闭。
听他叶龄银这么一说,大家都潜入沉思……
周丕振琢磨着今晚的行动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和应变办法。虹桥镇人这么多,最理想的结果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主要取决于与陈济的配合,他的脑海里总是反复出现与陈济的谈判的情景。
——孙平 来源:千年新市魅力虹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