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字乡村建设!柳市这样打造全国样板~

[复制链接]

6445

主题

6449

帖子

7649

积分

小朋友

Rank: 1

积分
76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清之窗 发表于 2021-8-13 08: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建设数字乡村
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
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伴随着中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
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
解决好乡村治理问题
乡村产业发展问题
助力乡村振兴
苏吕村智慧大屏整合全村信息。

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市民更有安全感、幸福感与获得感,对柳市镇来说,抓好数字乡村建设正是其中的重要抓手。今年,柳市镇在黄华、苏吕、后西垟等村试点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用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探索实现民安民富齐头并进。
“浙江省善治示范村”苏吕村是柳市镇最先拥抱数字化转型的村。作为苏吕小微园所在地,该村探索村企共建、致力于提升营商环境已有一段时间。各方面条件成熟,该村于2020年12月起试运行“智慧苏吕”党建平台。
  
“智慧苏吕”平台由“智慧管理”“智慧决策”“智慧网格”“智慧监督”四大区块组成,四张智慧网,共同构建村庄治理的智慧大脑。其中,多个板块实实在在链接村民。“阳光三务”板块,线上公开村级党务、村务、财务情况,方便村民用手机随时查看村庄财务明细及干部履职情况,有力破解“三务公开”的难点和“微权力”管理的堵点。“民情一码通”板块,以“群众派单、干部接单”的模式,为村民提供低保、社保、民政等线上服务及各类困难帮办,实现事前上传、事中监督、事后评价,不断提升办理效能。还有“红色直通车”板块,整合了党建、综治、消防等各方面资源,村民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村庄发展讨论,做到共治共享,释放村庄发展潜力。
  
平台推行已有8个月,苏吕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与居民们参与监督村级事务、谋划发展的热情得到有力激发。8个月来,一边探索新方向,一边正视遇到的小问题、作出人性化修正,苏吕村基层治理更加智慧化,也更加开放包容。
苏吕村干部操作智慧平台。

该村“一肩挑”干部李剑峰说:“一开始,用手机登录平台需要实名制注册,由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才能开通账户。这就意味着,只有本村村民才能使用这个平台。”但苏吕村现驻有426家企业、1500多名职工,以及居住有7000余名新居民,他们的诉求怎能被排斥在外?
  
为了加方便居民们使用,该村发现问题后,及时取消了这一准入门槛。现在,居民用手机进入平台,无需注册即可直接查看、使用“阳光三务”“民情一码通”等常用板块,也可注册后(无需管理人员审核)进行进一步的功能探索。
  
“‘苏吕是大家的苏吕’,借助这一平台,我们表达出来了。”李剑峰说。感受到这样的包容,居民们自觉担当起家园建设的监督者。哪里有乱停车,哪里有建筑垃圾乱倒,哪里红绿灯坏了,大家遇到了都会主动发布在平台上(可以选择匿名),村干部得到消息就会前去处理,有来有往,治理效率大大提高。
村务公开是重头戏,同样面向所有居民开放。苏吕村所有2000元以上金额的项目信息均会在此发布,并公开采购或招投标流程。“镇里对我们的要求是公开一万元以上,现在我们将档次定为2000元以上,几乎涵盖了大小所有项目。”李剑峰说,“采购过程公开透明了,最直接的好处是为村里省钱。更深层的好处是,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度提升了。”
黄华村智慧数字化平台一角。

近期被接入大平台的新工作是安全生产排查整治与出租房消防整治工作。为此,该村创建了“1+2+N”的三级网格治理模式,将全村细分为21个“微网格”,由“一肩挑”干部担任总网格长,2名村两委干部担任二级网格长,93名党员、多名村民代表与企业负责人担任微网格长。各级网格长与全科网格员通过手机小平台对接智慧大平台,在排查过程中,将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出租房消防整改情况及出租房内流动人口信息等大事小情输入到手机平台中,逐步在大平台上描绘全村的平安地图。从而实现“巡办一条线、调度一张图”的扁平化、可视化工作模式,推动基层治理由“单一推动”向“协同用力”转变。后续,哪家企业消防器材储备不足,哪一户需要整改或已整改完毕,哪一户有什么样的人员构成,在大平台上查看即可知晓,有利于做好协调统筹、高效推进工作。
  
这样的模式可以延用到后续任何一项中心工作中。李剑峰说,下一步,乡村振兴示范带、美丽乡村建设、美丽田园建设等工作也将纳入平台。
苏吕村示范在前,黄华村不甘示弱。8月10日下午,位于黄华村综合办公楼一楼大厅的智慧数字化平台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进入尾声。该中心宽敞大气,分为智慧大屏、服务台、乡村振兴展示等多个区块,蓝、白色调的装饰极具现代感与科技感。“边角要收拾干净。已经弄好的部分小心保护,不要破坏了。”现场,该村“一肩挑”干部郑春海忙着督促最后的收尾工作。
  
据了解,黄华村被列为柳市镇未来乡村建设的试点村,因此,把数字乡村建设顺理成章地与未来乡村建设相挂钩,突出未来智慧场景等十大场景打造,强化未来乡村“智治力”,以数字为治理赋能。同时,与柳市镇“瓯潮柳风”乡村振兴示范带、黄华历史文化街区等重要工程相结合,有力拓展建设的维度。

记者看到,在该中心乡村振兴展示区的“未来”板块上,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工程、陡门山休闲公园提升工程、体育设施及服务供给提升工程、美丽庭院创建工程、智慧生态停车场工程、沿江东路改造提升工程、完善垃圾分类及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等黄华村未来五年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已清楚展示上墙,“一张蓝图绘到底”,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后西垟村干部带着设计图督工。

黄华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后西垟村则是自我加压,破旧立新。该村自换届以来,在“一肩挑”干部金林立的带领下,班子成员干劲十足,梳理历史遗留问题,盘活空间资源。其中,将隶属于村集体的外来居住中心重新规划租赁,将周边常年被非法侵占的空地回收,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在此基础上,在外来居住中心开辟出了一块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场地,高标准谋划打造党建示范点、党群服务中心。
  
为顺应数字化改革的潮流,立足居民所需,该村在党建示范点内除了建设村务展示窗口、民生咨询窗口等常规区块,还打造了3D智慧数字化平台以及居民健身房、避灾安置点等,为居民谋福利。
  
“工程现已完成50%。建成后,村民们不论是办事咨询、问题投诉,还是休闲娱乐、与邻里沟通,都有了好去处。”金林立说。
来源:今日柳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8-24 23:08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