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乐清国保 | “嶂右第一洞”,藏于洞内的千年“手账”

[复制链接]

6445

主题

6449

帖子

7651

积分

小朋友

Rank: 1

积分
76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清之窗 发表于 2021-12-3 14: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摩崖,其“摩”字的本义是研磨,故凡在岩石上刻画文字或图画的称摩崖。查考其源,可直溯到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岩画。乐清境内留存的古代摩崖石刻数以千百计,若论翰墨萃集,蔚为大观者,首推灵岩之龙鼻洞,有人称之“墨洞”,有人谓之“碑窟”,实不为过。
名称:雁荡山龙鼻洞摩崖题记
等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布时间:2019年
批次:第八批
地址:雁荡镇灵岩风景区龙鼻洞
类型:石窟寺及石刻
建筑年代:唐至民国
龙鼻洞摩崖题记位于雁荡镇灵岩风景区龙鼻洞。

龙鼻洞在灵岩寺后安禅谷插龙峰下,洞口朝南偏西,高约40米,宽13米,深20米。洞顶两壁相合处嵌着一条宽二米许遍体鳞甲状的青色岩石,从洞口高崖上蜿蜒数十米而下,如游龙翔云潜入洞底,其洞穴深处一钟乳石从穴上凌空探出及地,筋骨劲健,酷似龙瓜,爪前旧有龙鼻状乳石,溶水长年下滴,天成佳致奇趣,故以龙鼻名洞。

现存摩崖石刻共计94处,内容有题名、题字、记游、诗刻等。年代最早的是唐德宗贞元十年(794),武康县尉包举题名,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洞壁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历朝历代游客的题记,有宋代科学家沈括的题刻,明代总兵杨宗业的草书诗碑和民国时的教育局长傅增湘题书的碑文等,距洞口约50米的路旁一个岩石上,还有朱熹所书的“天开图画”四字。此洞被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称为“嶂右第一洞”,外界誉为“雁山碑窟”。
朱熹所书的“天开图画”

龙鼻洞摩崖石刻,历史悠久,数量众多,以一个侧面反映了雁荡山兴替的历史轨迹。且题刻者大都享有盛名,书法艺术不同凡响,尤为雁荡人文风采所萃。
雁荡初开于唐,洞口崖壁上尚保留贞元十年武康(今属浙江德清县)县尉包举题名:“包举来,壬寅七月朔。”(如下图)此为乐清现保存的唐刻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
唐五代之后,雁荡山影响逐渐扩大,宋太平兴国二年至庆历二年(977—1042)这六十六年间,著名的雁荡十八古刹相继创建。灵岩寺建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大中祥符二年(1009)赐额,名闻京师,仁宋天圣十年(1032)赐金字藏经千卷。南渡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温台驿路改由山中出入,雁荡更为官宦士流所瞩目,灵岩作为“二灵一龙”之中心,贵游辐辏,盛极一时。洞中宋刻尤多,已考定的达二十多处。此外,据《东瓯金石志》和光绪《乐清县志•金石》记载,宋人题刻还有赵师林、郭津、郭樗和刘黻的题名记游,今皆无觅,疑为后代题刻所削迹。

元朝统治不满百年,且兵连祸结,灵岩、净名、能仁、天柱、飞泉等寺院均遭兵燹,雁荡一度冷落不堪,洞中仅留温州路总管府事玉连赤不花题记一处。

明代元以来,雁荡又日趋兴盛,寺宇重建,游屐踵接,洞中保存明清两代摩崖题记三十余处。此外,民国初期也有五处摩崖碑刻,还有年代不明的石刻四十来处。

这些摩崖题记中,极为珍贵的是沈括题名。龙鼻洞左壁仅见“沈括”二字(如下图),其下岩面崩剥,不知原刻是否还有其他文字。沈括在雁荡题刻世传仅龙鼻洞一处,十多年前在灵峰雪洞新发现他的另一题记,内容为:“沈括王子□陆元长周昌□黄颜李之仪□□。”这二处虽未记岁月,但可以从沈括的行迹予以钩稽。
李遇孙《括苍金石志》收录其内容:高阳洞为“沈括王子柬黄颜李之仪熙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游”;石门洞为“太子中允集贤校理兼使馆检讨沈括奉使按行过此熙宁六年十二月十四日黄颜李之仪同来”。次年春察访温台,至四月以后还朝,这段期间他曾游雁荡山,进行学术活动,着重于诸峰“峭拔险怪”“穷崖巨谷”形成的原因进行实地考察。

沈括把考察记录的《雁荡山》一文辑录于《梦溪笔谈》中,成为世界地质学史上提出流水侵蚀使流纹岩山脉露出地表理论的第一人。
雁荡山龙鼻洞摩崖题记位于雁荡山灵岩风景区龙鼻洞内,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沿山势而分布。龙鼻洞上下共三坛,摩崖主要分布在第一坛两侧岩壁,左壁尤为密集分布;碑大多竖立在二、三坛平地上,少数嵌在崖壁间。

龙鼻洞摩崖题记所在山崖为层积岩,自然风化严重,很多岩石存在自然剥落和松动现象。另外由于此处属于雁荡山风景区,对外开放参观,游人模仿性刻字对摩崖题记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1996年,龙鼻洞摩崖题记的保护范围:以最下一坛(第三坛)外坛坎为界,其内包括一、二、三坛不得建筑与文物无关的构筑物,严禁乱涂乱刻。

龙鼻洞摩崖题记年代跨度大,分布集中,涉及名人较多,蕴藏的历史信息丰富,题记内容有题名、题字、记游、诗刻等,它们不但对研究雁荡山的历史具有文献价值,同时对有关历史人物的生平史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纪念意义。

龙鼻洞摩崖题记中著名的有宋代沈括、李复圭、田瑜、黄颂、薛直言、叶嗣昌、叶宗大、谢春伯、郑详等人,以及明代黄淮、项澄、王俊、姚骏、郑毅、钱如京、陈察、梁尚德、高冕等官宦名士汇集题刻于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杨宗业诗碑

龙鼻洞摩崖题记,所体现的书法艺术,尤令作书治印者倾心。就书体而言,篆隶楷行草各体具备,体势迥别,风格各异。钱如京、陈察、吴子孝、刘翾的楷书,张佳胤、唐景崇、张叔梅的行书,潘衍桐、许同莘的隶书,傅增湘的篆书,皆可为临摹的范本。尤其是杨宗业诗碑,由幕僚“东海回道士”书的狂草,笔力雄健,墨气酣畅,点画牵连起伏,奇形离合,走笔龙蛇,超迈洒脱,于用笔、结构、体势、章法诸方面均属不凡,堪作书法之妙品。
《石塘山居杂文》:陈纬  

文章图片由陈尚云拍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来源:乐清文旅体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8-27 05:48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