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巾帼“抗疫领头雁”,铸就最美风景线。镇党委委员陈耀云,芙蓉“战疫”中唯一一位女性领导,制定疫情防控预案,她出谋划策;指挥疫情防控工作,她尽职尽责;参与疫情防控监测,她首当其冲。从下街村确诊3例NCP患者那时起,作为联村领导的她带领村干部排查人口、设卡值班、消毒防疫,常常忙到深夜,甚至因为过度劳累导致免疫力下降,出现皮肤过敏症状。身为党员,她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引领群众的初心使命。在陈委员的带领下,党建办全体干部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不畏困难、尽职履责,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目前是芙蓉镇人员最为齐整的部门。
重压之下无惧色,“大疫灭亲”勇担当。因下街被市列为重点管控村,芙蓉镇党建办主任、下街驻村干部陈小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每天24小时都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手机从不敢离身片刻,时时关注每一条关于疫情的信息,还组织队伍对全村1800多人进行健康排查。家在良园的他已经多个日夜没有回过家了,办公室的同事们常说他“大疫灭亲”,舍小家顾大家。他却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要有党员冲在第一线,相信通过我们各方协作、共同努力,就能打赢疫情防控战!”
伉俪抗疫谱佳话,同心同向再同行,党建办王可是雁东村小芙自然村的驻村干部,接到抗疫指令的第一时间就返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摸清村里抗疫工作形势,并亲自驾驶私家车参与村内解除隔离对象转移工作,后因村书记居家隔离,王可身上又多了一份重担。她的丈夫是岭底乡的工作人员,在给接送隔离对象的救护车带路时,刚好来到小芙,两夫妻只是摇下车窗打了个招呼,就各自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疫”线阵地“救火员”,身兼数职连轴转。党建办陈娉是西塍村路上自然村的驻村干部,也是镇防疫指挥室的救火队员,指挥室部分成员因接触核酸检测阳性人员被集中隔离,导致指挥室难以正常运行,陈娉临时加入指挥室,接替被隔离同事留下的重要工作。古有木兰剃发从军,今有陈娉剪发抗疫,为了节约出更多时间来完成抗疫工作,也为了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她请镇里的同事用剪刀剪短了自己的秀发,虽然丢弃了平日里的时尚,但短发更显英姿飒爽,她依然美丽。
默默无闻“逆行者”,筑牢防线守家园。党建办林玲玲是下街村兰屿浦自然村驻村干部,兰屿浦位于芙蓉、清江和虹桥的交界处,疫情防控任务非常繁重,林玲玲不仅要和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排查,宣传防疫知识,不定时对村口检查卡点进行督查,还要巡查全镇范围内宗教活动场所疫情防控工作。“从大年初四开始,林玲玲同志就一直在村里进行疫情防控工作,配合我们两委干部挨家挨户走访摸排登记,劝阻村民聚集打麻将、走访拜年等,引导村民积极配合做好防疫工作。对我们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村干部说到。
隔离一线“服务员”,带伤办公不断网。党建办孔佩颖临危受命,前往芙蓉镇设在虹桥的集中隔离点驻守,化身隔离对象的“服务员”,为他们送上一日三餐和购买生活物资,每日查看隔离点人员生活起居和身体健康状况,密切关注思想动态,同时向他们宣传NCP疫情相关知识。本来预约初五去看脚伤的她,为确保隔离观察点运行平稳有序,坚持带伤驻守隔离点,有时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到家中,她的父亲驻守在柳市隔离点,父女俩常常用视频互相加油打气。
军人退伍不褪色,防控前线再建功。党建办赵章余是一名有着10年兵龄的老兵,也是雁湖村吕家田自然村驻村干部,白天他挨家挨户宣传疫情、解释防护措施方法、引导村民不出行、不聚会、不扎堆,晚上领取整理第二天村里所需的口罩、酒精、消毒水和宣传资料等物资,还要完成镇防疫指挥室的疫情信息统计、防疫日志等工作,在工作完成后还要进行党校的网络学堂学习。他表示,虽然已经退役,但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没有变,不论所处哪个时代、身在哪个岗位,我都会始终保持崇高信仰,为党的事业做奉献。
挥毫泼墨鼓人心,一撇一捺颂先进。党建办苏小龙,在确定生病三天的女儿无碍后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一张简易折叠床、一条救灾被、一台电脑组成了他的办公室。身为战“疫”宣传员,他常常写作到半夜,为的就是第一时间将芙蓉镇奋战在“疫线”的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宣传出去,凝聚全镇抗击疫情的正能量。虽然还只是一名发展对象,但他把党性时刻体现在了行动上,他用生动的文字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家中只剩下母亲和妻子带着女儿和侄子,因为他的姐姐和姐夫同样奋战在“疫线”,作为医生的他们过年都没有回家。
万般阴霾终散去,共待芙蓉花开时。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保护全镇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党建办全体干部主动克服个人困难,始终坚守在防疫的第一线。因为不忘初心,所以才不眠不休;因为甘于奉献,所以才舍小顾大;因为牢记责任,所以才“疫”无反顾。他们,只是奋战在一线的芙蓉机关干部的缩影。
供稿:苏小龙 来源:芙蓉镇人民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