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者向市民发放反诈骗资料。 反诈宣传进社区。 平安建设主题晚会进文化礼堂。
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平安建设群众参与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防范知识知晓率……“平安三率”已成为城东街道每名工作人员心里的一份责任感。
开展特色平安反诈宣传、从干部到基层共同参与平安建设、将平安建设主题晚会送到各文化礼堂……“平安”二字值千金,“平安城东”建设已成为城东街道辖区上下的共识。
反诈宣传有特色
“3月14日,在本村发生一起以注销信息为幌子的诈骗,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今年4月在本村发生一起网络贷款诈骗,请村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近期,城东街道的居民们常在辖区内看到类似告诫提醒内容的横幅,不少人反映,看到这些横幅后不由地提高了对网络诈骗的警惕性。
为提升辖区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防范知识知晓率,城东街道对近期每一起诈骗案件都进行了点对点式的回访宣传教育。“网格员们在发生诈骗案件后会立即进行电话回访和实地走访,在了解具体情况后针对受骗居民开展一对一反诈宣传。”城东街道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还在诈骗高发区张贴海报、在发生诈骗村悬挂横幅进行宣传警示。目前,已累计走访受诈骗居民52人,张贴宣传海报600余张,悬挂横幅178条。
据悉,近期城东街道辖区发生的诈骗案件,多为职工遭遇网贷诈骗、上班族碰到刷单诈骗、学生收到购物诈骗短信等形式,这也说明了诈骗手段的多样化和防不胜防,居民们需了解重视,提高反诈骗意识。
从今年2月开始,城东街道通过短信息推送,向常驻居民发送10万余条反诈骗提醒短信,并设计制作反诈宣传贴纸6万张。还有市民发现,最近在该街道网络订餐量较大的店铺点餐时,收到的外卖盒上也张贴着反诈骗宣传标语。“我每天都点这家外卖,每次都在外卖盒上看到防诈骗的宣传知识,现在真的是牢记在心了。”一名市民说,这一做法让大家更容易接受和了解防诈骗知识。
平安建设常态化
此外,城东街道发动辖区网格员展开“走村入户”行动,为每村每户送上一系列反诈宣传,截至目前已累计宣传服务4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将继续送反诈宣传入村入社区,做到反诈宣传全覆盖。
除了反诈骗宣传以外,其余平安建设工作的重点推进与落实,也是城东街道工作人员日常紧盯的工作。“我们基本上是逢会必讲平安建设。”城东街道政法办相关负责人说,为了更全面迅速地推广平安建设信息,街道正在把平安建设工作向常态化工作转变,在各项日常工作会议中进行系统性布置和宣传,通过机关工作人员、村社党员干部带动身边人投身平安建设。
其中,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是推进平安建设工作极其重要的一环,其包括社会治安、生产安全、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等市民日常生活安全感内容。为了更好地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接下来,城东街道计划将村社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党员作为平安专员,逐步走访街道内各村居社区和沿街店铺,向街道居民进行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的统计与排查,做出针对性整改,并延伸成安全有效的平安建设长效机制。
细节着手齐参与
城东街道还将平安建设主题晚会送到了各文化礼堂,通过趣味纷呈的平安主题文艺节目,让居民们认识到平安建设的重要性。
“原来教导孩子遵守交通纪律、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交通信息也是平安建设的内容,看了这些节目,才知道我们也是在为街道平安建设出一份力。”城东街道后所社区蛎灰窑经合社的一名居民如是说。
“遵守交通,邻里守望,遵纪守法,应急演练,隐患爆料,制止违法,主动向相关单位报告身边的环保、交通、食品药品、市政建设等安全问题,都是参与平安建设。”城东街道政法办工作人员介绍,希望居民们能认识到自身行为与平安建设的联系,多与街道沟通,多向街道反馈,“平安城东”建设才会越来越完善。
“我们还在开发建设平安网络微信小程序,在街道自身督查机制之外,希望通过市民们的爆料、反馈和建议,发现更多平安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城东街道政法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微信小程序的“平安建设”端口,能更贴近街道居民的平安诉求。以后,居民如果遇到城市道路破损、公共设施老化、周边消防安全隐患、居住环境问题或应急事件等情况,都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反馈建议,城东街道收到反馈信息后将及时核实、处理,以便提升整体群众安全感满意率。
本版图片由城东街道提供 记者 张珈玮 来源:城东街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