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育英学校初中分校承办了乐清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暨“一题一课”项目组第三次专题活动,举办了数学工作室学员汇报课活动,深化“一题一课”教学研究,助力课堂教学变革,引导深度学习。
4月27日,乐清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暨“一题一课”项目组专题活动举行。项目推进联盟校核心成员、“一题一课”省教研课题组成员、吴立建名师工作室成员及乐清市初中数学教师代表近百人参加。
黄振清、余建晓、李鑫三位老师以2020年绍兴市中考第16题为例,以同课异构的方式演绎了“一题一课”的别样风采,在问题本质的探究上给予老师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黄振清老师课堂展示《探究矩形中的等腰分割问题》,整堂课由浅入深分化难点,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与学生有效互动,节奏把握恰到好处。余建晓老师课堂展示《矩形与四个等腰三角形的故事》,他及时的追问、有效的总结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带入深度思考中,深化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帮助学生积累了解题经验。李鑫老师课堂展示《矩形剪等腰引发的思考》,课堂紧扣“一题一课”的设计理念,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等腰三角形的分割,发现问题背后的逻辑,有效渗透数形结合、转化等思想。
下午,许芷晴、南舒雯两位老师以2020年衢州市中考第14题为例,开展“一题一课”教学,进行优质课展示。许芷晴老师展示《巧作垂线段,探寻七巧之谜》一课。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会从复杂的七巧板图形中抓住基本图形,找到关键线段,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南舒雯老师展示《基于七巧板的图形分割与拼接》一课。她用网格的方式解构七巧板的内在联系,以比较新颖的方式简化了图形构造,引领学生挖掘七巧板中蕴含的数学原理,把方法与结论推广到相关问题当中,把七巧板玩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张娜娜、周徐等五位老师分别针对五节公开课进行了点评,不同的解读给老师们带来了新的感悟与反思。
5月6日,育英学校初中数学工作室学员汇报课在阶梯教室举行。黄瑞华名师工作室成员、俞卫胜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
张海丹、林年双老师作课堂展示。张海丹老师展示《6.1.1反比例函数》一课。她由生活中常见的路程问题、面积问题导入课题,从例题的背景杠杆定理引入,提取题目中的重点公式,化繁为简。接着给出一道生活中常见的“围墙类”题目,提升学生关键能力,让学生素养在研讨与思辩中得到提升。林年双老师展示《5.3.2正方形》一课。他引导学生从一题多解中领悟解题思想与方法,并通过拓展问题,带领学生再攀高峰,提升思维强度。整堂课设计巧妙,通过条件变化,触发学生思维的循序渐进、有效发展,触发深度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赵柯尔老师带来试课《认识函数》。她从“情境引入,探究新知”“寻找图形,渗透分类”“例题探究、巩固知识”三个环节展开,有效渗透数形结合、转化等思想。张正杰老师试课《图形的平移》,通过“动手操作,梳理知识”“条件开放,引出问题”“深入探究,再探性质”“知识应用,渗透思绪”等环节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
郑乐燕老师对《合并同类项》一课进行说课展示,从“说题目、说教法、说解法、说拓展、说反思”等方面阐述了对这节课的思考。叶琼琼老师围绕《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课进行说课展示,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六个环节进行设计。
温州市名师黄瑞华莅临指导,并做专题讲座《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他结合教材中多个案例,探讨就日常备课遇到的问题,如何设计教学让课堂自然生成。他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应当顺乎自然。”教师要抓住“导”的时机和关键节点,于思维障碍处“导”,于方法提炼处“导”,以顺乎自然的“导”,引领学生思维顺势起“航”,驶向关键能力提升节点,真正做到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关键能力发展、核心素养提升的效果。
两场数学研讨活动,既有青年教师的课堂展示,又有导师的专业引领,老师们聚焦有温度、有思想、有审美、有情怀的品质课堂提升,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淬炼进教学展示之中,助力了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的提升。
来源: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