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成果的整理与撰写》
6月27日,乐清市解文莉小学美术名师工作室第12次活动在育英学校举行。工作室特邀乐清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李乐安老师与学员们分享《课题成果的整理与撰写》“锦囊”,助力学员提升课题研究水平。工作室全体学员和育英小学分校部分教师参与。
针对众多学员对课题成果报告撰写的困惑,李乐安老师从课题材料整理、结题报告结构和案例解析三个板块为大家指明方向。
“整理材料的第一步是选题。”李老师认为,选题要有先进理念,即课题要有理论的前瞻性,要善于利用理论。如课题有关项目化学习,就要体现项目化教学下的仿真情境6个流程;研究“课程”,成果报告中要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评价;国编教材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要体现“四步走”:学情研判、目标精调、目标任务和作业评价……这一步,李老师传授的“锦囊”是:学习文献、原著学理念、期刊学路径。
李老师指出,材料整理的第二步是积累案例和采集数据。他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郑成功的眼泪”,从关键事件、案例分析、课后反思引申出德育课题,让学员们深感案例积累的意义。在采集数据中,他用一组数字“37,33,1”,对应“提问、齐声回答、追问”,有力证实了在课题材料整理中,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有痕迹的数据采集的重要性。李老师还为老师们提供了UCnet(社会网络分析)、雷达图和大数据库Spass等多种数据收集方法。
在第二板块,李乐安老师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从课题题目、内容摘要、关键词、报告正文、参考目录5方面,为学员们深入浅出地讲解结题报告的完整结构及撰写的方法。他认为,一般规范题目中,会体现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内容摘要在限定字数内体现“在什么理念下,用什么路径,好在哪”。关键词的采集往往来自题目与热点词。报告正文在结题报告撰写中是重点,可分为问题提出、操作定义、研究设计、实践操作、研究成效和结论6个元素。参考文献的选择要有相关联系,并具有一定的高度。李老师还结合学员们携带的课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在第三板块,李老师操起“真刀真枪”,围绕解文莉老师2019年获奖的温州课题结题报告进行剖析。
两个小时的讲座是短暂的,但李老师的课题研究知的传播在每个学员心中荡起了涟漪,帮助他们将所学内容运用到课题成果撰写之中。
来源: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