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天气晴好,天气微凉 正是漫步山野的好时间 小编最近发现藏于乐清山野内的宝藏地 来呀~ 我们一起去漫游吧! 梯云谷位于湖雾。在清代,曾唯编撰的《广雁荡山志》中称梯云谷为雁荡山二十胜景之一,但如今知之者甚少,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这处被遗落景点里的各种风情。
从市区至梯云谷车程大约在50分钟,经过芙蓉时,公路夹道芙蓉花开正好,粉白相间的芙蓉花随风摇摆,娇艳可爱,让出行的心情也美好了一分。进雁湖后,沿着乡间小路到达梯云谷。
还未进谷,路畔溪流潺潺而下,溪石错落,小瀑布层层而下,甚是好看。漫步上行,溪流随山坡溪石奔流,形成了数个小潭,溪水清澈如玉。上行途经观峰亭,往上一点抬头看,可见石表峰(玉兔峰)高耸,耳朵垂下,仰头朝天,与玉兔有着七分神似。
谷口天门关,一块大石横于崖壁和巨岩之上,穿过关口回头,巨石之上有摩崖石刻“梯云谷”三字。梯云谷口有一处观音阁,但似是已经废弃,再往里便是黄宗羲纪念馆。公元1651年,即清代顺治八年,明末清初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黄宗羲来到了梯云谷讲学。1997年,长徼村、黄氏宗亲等在梯云谷梨洲先生旧游故址修建“黄宗羲纪念馆”,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中华文化研究所所长吴光教授为纪念馆撰写《雁荡山黄宗羲纪念馆碑记》。纪念馆正殿上挂着“江夏名流”匾额,门外立柱上刻有两副楹联,内联:“峰青潭碧岩明湫丽,雁荡风光闻宇内;气正节全识博著丰,梨洲素质誉当时。”黄宗羲像端坐堂内,堂上悬挂“儒林泰斗”四字。可惜纪念馆已然年久失修,馆体破落,殿外瓦石凌乱,门口斑驳石碑上部分文字已经被青苔覆盖,无从识别,行来不免唏嘘。
纪念馆左侧便是梯云瀑,正面观瀑只能见到瀑尾,瀑身被岩石所挡,瀑下是村里修建的游泳池,只是不知在盛夏时是否还有投入使用。到泳池左侧,便可一览梯云瀑全貌,瀑布分三折错落而下,在池中荡出阵阵波纹,池里水透亮清澈,一眼见底。瀑布中层还有一处不知是水流冲击形成还是天然形成的圆润凹槽,水流冲进凹槽后折出。
据介绍梯云谷可分三段,下游即狭义上的梯云谷,中游为梯云瀑之上龙抬头至庵廊洞(宝冠岩),上游为庵廊洞(宝冠岩)至黑龙瀑。黄宗羲纪念馆右侧便是进谷道路,在路口遇到下山的游人,询问行走了多久,回答说很深很远,看你要走到哪返程罢了。这条路起初的几百米路,乱石与山路相间,虽然乱石错落,但只要更加小心便仍能行走。过了这段路后,山路平坦,两侧绿树环绕,一侧溪水潺潺,美景不断,空气清新,行走逐渐轻松。
每行一段便有落差较大的形态各异的小瀑布,部分路段需踩着溪石通过,如若是夏季,应该会忍不住赤脚溯溪,定会十分凉爽。
此后便是上行山路,山野之间,绿树合拢,似乎离溪流渐远,不经意转弯,陡然水声又盛,才知这溪水一直相伴。
山路都是小块青石居多,偶尔夹杂一段黄泥路段,行走需小心。有趣的是,山间的色彩会随着天色变换:忽大片云至,山间瞬间变暗;偶一道光,远方岩嶂现出橙黄色彩;光隐去,山色复原……一切,都是刹那之间。
行至玉门瀑,此瀑从巨石间落下,落差不大,显得秀气。在此西望可见玉台径,听说山路杂乱无法前往。
因山间天气陡变,故而折返。遗憾的是没能见到上游的岩全岗尖,黑龙瀑和双折瀑,听闻此间山色绝佳,水亦清秀,还有山路能通向西石梁大瀑……所有美景,只好待下次再来一探。
长徼村内往梯云谷的小路较窄,只够一车通行,不便会车,而且山路因自然原因有塌方状况,还未修缮,建议将车停于村外再进谷。
山谷内山路有部分路段损坏,要从山石上通行,务必穿防滑的鞋子,小心行走。行路不观景,观景不行路。
虽已天凉,但是蚊虫尚有,请带好防蚊防虫的药品。
若有兴趣,不妨择一日晴好, 去梯云谷走走,即使不走完全程, 在这呼吸下新鲜空气, 此间美景定不负你! 来源:乐清文旅体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