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疫情呈多地点状暴发态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3月14日晚,乐清市发布第17号通告——《关于从严从紧做好社会面疫情防控的通告》,对做好个人防护、暂停密闭空间场所营业、落实公共场所防控、控制聚集性活动、倡导在线祭扫、守好村社“小门”、快递行业管理、交通卡口管控等八个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昨日,柳市镇各村社、站所、科室及各社会层面人员第一时间响应,从严从紧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对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有力监控,从柳市镇“疫情防控工作群”的活跃程度可窥见一二。这个200多号人的大群里,有柳市镇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有综合执法、安监、公安、学区、住建、卫生监督、市场监管、交通执法等驻柳职能站所,社会事务、党建(宣传)、民宗、经发等相关科室,以及12个社区的主职干部、工作人员。群成员每日填报《柳市镇重点场所防疫措施部署情况排查表》,配上巡查督导各场所时的工作照,一并发布到群里。每日下午下班前还未上报的,会有领导小组办公室专人催促。
“3月15日,柳市公安分局针对辖区内养生馆、足疗馆开展工作巡查,确保各密闭休闲娱乐场所按照上级最新指示暂停营业。”
“3月12-15日,柳市市场监管分局对辖区药店开展工作巡查时发现某药店台账造假,予以停业整顿;发现柳市中心菜市场某摊位营业人员未规范佩戴口罩,予以停业整顿。”
“3月12日,柳市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安排6组人员到前市街、女人街一带开展防疫巡查,要求店铺有进购韩国货品的,其店员立即进行核酸检测,并要求店铺近期尽量不要购入进口货品。”
“柳市镇党建(宣传)办对柳市文化中心等文化场所进行检查,落实部分密闭文娱场所的关停情况。”
立足“日查日报”要求,柳市各站所、科室、社区每日组织人员对全镇各重点场所、基层单元的疫情防控措施进行巡检督查,范围涵盖村社、小区哨点与农贸市场、酒店、餐饮店、药店、诊所、物流点、企业、学校(幼儿园)、文娱场所等公共场所,列出问题清单、督促问题整改,并宣传最新政策,形成了疫情防控的高压态势与震慑力。制度化的工作常态构建严密的疫情防控网,另一边,柳市社会层面广泛发动,发出防疫宣传的最强音。
昨日上午,柳市镇工、青、妇等部门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响应上级开展戴口罩“万名劝导员”行动,发动志愿者上路引导市民自觉佩戴口罩,动员市民积极参与防疫工作。
为紧急响应上级关于从严从紧防控的最新指令,3月15日,柳市镇各村社全面恢复卡口管理,严格守好“小门”。
3月15日上午,柳市镇党委负责人带队督导各基层卡口防疫工作。“目前有多少人值班?具体落实哪些防控举措?场所码有没有申领使用?遇到温州防疫码异常要怎么处理?”在104国道旁的新东村峡门片卡口,该负责人一边现场考察卡口驻守人员的防疫知识,一边详细询问当地疫情防控整体情况。
据了解,该卡口不仅是进入新东村峡门片的卡口,也是进入刘宅村、新光工业区的主卡口之一,是当前湖横社区东面的主要流入卡口。
湖横社区被群山半包围,新光工业区位居半山,所辖4个村处于工业区与104国道之间,村村之间屋宇相连、门户相通。工业区与乐清市区、柳市建成区之间人员、物流运输往来密切,村内道路因此承担着交通大流量。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上,要想抓好疫情防控与生产生活,各村不能各自为政,唯有团结互助。
去年起,柳市镇全面推进各社区、村社应急实战演练与封控预案制订,抓好村社封控、人员转运等关键环节,确保应急状态下运转流畅、有条不紊。湖横社区不断修改、完善封控预案,做到社区统筹“一盘棋”,既可以节省人力成本,又尽量减少对高峰期交通的影响。
“新东村峡门片与刘宅村交界路段是社区东面的主要进出口,如果两村在这里各设置一个卡口,一来会造成拥堵,二来会浪费人力。于是我们把卡口合并,安排两村共同值守。其次,由于入村需通过卡口查验,出村却可以直接走,因此我们做了一些交通优化,通过指示与引导实行出入口分流,尽可能减少对交通的影响。”湖横社区党委负责人说,高峰期车流量大,除了固定值守人员外,村内的党员干部、志愿者等也会前来帮忙,提高卡口查验效率。
在当前应急响应下,柳市各村对村内小路进行了封闭处理,仅留出主干道用于通行,严阵以待守好家园阵地。在西城社区,各村第一时间实行封控响应,将村与村之间互通的小路用铁丝网门进行拦阻,并落实人员值守、卡口查验等防控措施。在象阳社区,各村利用木栅栏、木棍、铁丝等工具,结合人员管理,因地制宜地进行封控。“此前多次实战累积经验,村干部们对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流程早已十分熟悉,平时服务、急时应急,丝毫不慌乱。”象阳社区负责人说,“守好‘小门’义不容辞,像象山东岙村,遭遇了中心大道车流量倒灌的高峰期堵车,村干部、值班人员、志愿者也完全不抱怨。”
去年起,柳市镇在上级指导下逐步推进全镇村社微网格建设,同时,逐步完善疫情防控应急举措与常态化工作。可以说,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在各村社的精准落实,离不开微网格的层层延伸。
记者了解到,目前柳市全镇94个村社已完成1478个微网格建设(微网格数尚在变化中),由党员、村民代表、村干部、驻村干部进网入格,团结、联系、带领30-50户群众,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倾听群众心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疫情防控需要依托微网格载体,反过来,微网格这一系统的性能与效率,也需要疫情防控这样的常态化工作来检验。
新东村的“红色微网格”系统就在疫情防控的检验下愈发成熟完善。该村划分了16个“红色微网格”,每个微网格包含数条道路和40户左右村民,由“一肩挑”干部担任总网格长,总抓工作,村干部、网格员及志愿者担任各微网格长,负责日常管理和运作。建立了网格长工作群,由总网格长向各微网格长布置工作;各微网格工作群,由微网格长向所联系的户主及志愿者等微网格员传达工作;如果涉及出租房、企业的,还可向下细分,建立三级、四级微网格群。
“这些多级微信工作群,就是我们的数据网络。大家切实把这些利用了起来,而不是当做摆设。”新东村“一肩挑”干部金建乐说,政策传达类,通过这一数据网络可做到上令下达“秒响应”,如果是工作任务类,则可以利用“红色微网格”实行包干承揽制度。
作为柳市镇领先深耕微网格的村集体,该村的疫苗接种工作也一直处于领先。接到上级关于疫苗接种的任务后,该村立即均分给了各个微网格,同步展开进度比拼,倒逼各微网格你追我赶、稳步推进。
与新东村一样,苏吕、智广等村也积极运行微网格载体,通过挂钩智慧党建平台、微网格长挂牌举措,搭建高效的微网格网络,筑牢防疫的铜墙铁壁。
随着全国多地相继突发疫情,“外防输入、内强管控”压力持续增大。近日,黄华堡慈善自香亭的志愿者为黄华高速出口疫情防控卡口的防疫人员送去炒粉干、绿豆汤作为夜宵,感谢他们为了市民的健康安全恪尽职守。
志愿者们先在黄华堡村自香亭炒好粉干,煮好绿豆汤,然后装在保温桶内,送往高速出口。“你们辛苦了,趁热吃吧!”当天22时,志愿者将一碗碗夜宵送到了防疫人员手中。
“非常感谢大家,大老远赶来给我们送夜宵,这粉干炒得很香啊,吃下去心里暖烘烘的。”一名防疫人员说。
志愿者忙完后回到家已经第二天零时了。“大家都很辛苦,但相比深夜坚守卡口的防疫人员而言,也不算什么,至少我们可以回家睡觉了。”一名志愿者说。
据了解,今年,黄华堡慈善自香亭已多次开展慰问活动,为一线防疫人员送去了番薯黄夹、腊八粥、汤圆等慰问品。
来源:今日柳市